华大要闻

《中国教师报》刊发校党委书记夏立新访谈:本研一体,育“未来大先生”

日期:2024-06-26 作者:中国教师报 点击量:

编者按:6月26日,《中国教师报》刊发校党委书记夏立新访谈《本研一体,育“未来大先生》,现全文转载如下:

本研一体,育“未来大先生”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简称《实施办法》),这是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又一重磅举措,对于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完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办法》将如何在部属师范大学落地,未来将产生何种效应?本报特别邀请部分部属师范大学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嘉宾

梅 兵 |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夏立新 | 九州体育官方(中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黄 浩

“正逢其时,很有必要”

中国教师报:我国师范生公费(免费)教育政策几经调整,均适应了不同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您看来,我国在当前出台部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新政,其背后的考量是什么?

梅兵:党和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一以贯之地重视。从2007年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到2018年调整为师范生公费教育,再到此次《实施办法》出台,实施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将师范生公费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质量提升至新的层次,体现的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对教师队伍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根据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持续改革优化和政策迭代。

同时,强国建设呼唤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教育部发布的《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显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比例为14.01%,与欧盟、OECD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小学、初中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距离更大,这远远不能适应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着力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从规模扩大向高质量发展,师范生公费教育的培养层次亟待提升。

再者,这是持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要。尽管我国教师队伍数量规模大,但地域分布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较之于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一些偏远地区或农村地区师资短缺或教育教学水平不高的情况依然存在。公费师范生履约就业率高,是中小学教师培养补充的可靠渠道,《实施办法》的实施将为中西部补充一大批研究生层次的中小学教师,有助于提升中西部地区的教师队伍整体质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夏立新:兴国必先强师。实施部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上所作出的重大部署。2007年起,我国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2018年又将“师范生免费教育”改称“师范生公费教育”。截至2023年,6所部属师范大学累计招收公费师范生15万人,毕业生履约任教率超过90%,其中约90%在中西部任教,为基础教育一线补充了一大批优质师资,在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推动教育均衡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包括中西部地区的中学将硕士研究生作为教师招聘学历要求,但同时我国中小学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比与国际水平仍有差距,且中西部与东部差距明显。此外,从学生发展来看,持续的学历教育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夯实优秀师资队伍“基座”也是大有裨益的。

因此,国家决定实施部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并出台《实施办法》,正逢其时,很有必要。

中国教师报: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我国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公费(免费)教育政策已有十余年,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作为部属师范大学,学校一直以来如何落实推进师范生公费(免费)教育,取得了哪些成果?

梅兵:一直以来,华东师范大学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优势,持续推动公费师范生教育提质增效。近年来,为适应智能时代新要求,我们提出“两适应三胜任”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即未来教师要适应全信息时代变化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对核心素养的要求,能够胜任全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实践、胜任基于真实问题的教学反思与研究、胜任终身自主学习与可持续专业发展。

学校突出思维导向、前沿导向、研究导向、英才导向,实施“一流专业教育+一流教师教育+一流智能教育”的培养新模式,建设由“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课程群、“经典阅读”课程群、模块课程组成的金字塔型通识课程体系,打造智慧教学环境,依托全国教师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大夏学堂”在线教学平台、“水杉在线”、“一平五端”等集“学、练、测、创”于一体的辅助平台,推进在线教学与混合式教学。

我们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构建“见习、研习和实习一体化”的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为科学评价师范生教学能力,构建教学能力微认证机制,包括通用教学能力、学科教学能力以及信息化教学能力等,2020年在全国首推在线教学能力微认证。

夏立新:作为教师教育的“国家队”之一,九州体育官方(中国)有限公司旗帜鲜明地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首要任务,围绕做强做特做优教师教育开展了系列探索,全面提高公费师范生自主培养质量。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学校出台“强师计划”实施方案,落实思政强师、学科强师、队伍强师、育人强师等“十大计划”,争创国家师范教育基地,承担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优师计划”、“英才计划”、“国优计划”等建设任务,积极探索本研一体贯通培养模式,整体推动高质量师范生公费教育。

二是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公费师范生培养新模式。近年来,我校开展了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实践探索,并于2018年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此后,我们又紧抓教育数字化转型机遇,成立国内高校首个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将公费师范生的培养融入学校发展“人工智能+教育”的战略布局当中,探索数据驱动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建设“数字华师”,推进数字化助教、数字化助学、数字化助管、数字化助研、数字化助服,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培养数字化卓越教师。

三是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培养未来“四有”好老师、大国良师。学校坚持“大先生”领航,举办华师故事展映会,制作传播《大美无形 师道永续》等一批弘扬教育家精神的网络文化精品,邀请资深教授作报告,组织学者名师讲授“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研究”“教育强国”等“金课”,筑牢公费师范生教师职业理想信念。坚持铸魂育人,将红色校史纳入“新生第一课”和“大思政课”建设,排演红色舞台剧《恽代英》,打造“思政+美育”“思政+体育”“思政+劳育”育人品牌。坚持高水平基地淬炼,将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教育部名校长培养基地、“互联网+教育”国家级示范区、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等作为师范生强信念、求学问、增本领、长才干的“大课堂”,更加坚定投身教育、奉献基层的决心。

“全面升级,亮点频出”

《中国教师报》:在您看来,“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这一升级版的师范生培养方案有何创新之处?

梅兵:在我们看来,《实施办法》实现了三重升级。

一是培养目标的更迭。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不只着眼于培养具备出色教学能力的教师,而是更着力于培育能够灵活适应未来教育发展趋势、有效应对教育领域变革的杰出教育人才。这要求教师心怀教育家精神投身教育事业,具备深厚知识结构和前沿教育理念,深谙数字化技术重要性与运用方法,秉持开放创新的教育理念、具备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成为引领新时代教育潮流的中坚力量。

二是培养层次的跨越。传统的师范生培养体系往往局限于本科层次,而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则实现公费师范生向研究生教育的“跨越”,明确师范生本科阶段学习后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的深造机制,为师范生提供更高层次的技能锻炼、更专业的学术训练、更交叉的学科能力。

三是培养体系的贯通。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打破传统师范教育中“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相独立、不衔接的局面,实现了教育阶段的无缝衔接与有机融合,弥补了我国基础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层次连贯性的不足。通过“融合贯通”的培养体系,师范生本科与研究生阶段所受的教育训练得以整体统筹,避免本硕课程重复、衔接环节脱钩与培养方式单一等问题,力求在较短时间内提供更全面、系统的培养,提升教师教育的效率与质量。

夏立新: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最大的创新是打通了师范生公费教育一体化培养路径。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可以用“本研衔接、一体设计;分段考核、整体排序;公费支持、定向服务”来概括,以本研衔接整体提升培养层次为重点,以定向地(市、州、盟)深入推进省域内教育均衡发展为关键,以不同阶段的学习激励为杠杆,以强化履约任教要求为保障,示范引领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欠发达地区教师定向培养补充。

除了提升培养层次,《实施办法》还有以下几个突出亮点:如优化师资配置,优质均衡发展的力度更大。在原有政策重点为中西部培养输送教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毕业生到中西部省会城市之外的地(市、州、盟)及以下行政区域任教,推进省域内优质师资均衡。强化履约要求,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毕业生将更多。除重大疾病等特殊情况外,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毕业后需要履约任教不少于6年,履约任教情况与信用记录挂钩。创新激励机制,公费师范生的竞争意识更强、培养质量更佳。符合条件的公费师范生才能实现本研转段。研究生一年级课程学习结束后,根据本科以来的综合考核结果排序,按序选定履约任教地(市、州、盟)。通过综合表现优秀者优先选择的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此外,公费师范生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除了可在学校间流动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还可在确保履约任教的基础上报考博士研究生。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拓宽了公费师范生培养出口端和职业发展前景,体现了对师范生个体发展需求的关注和尊重,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全力落实,打造品牌”

中国教师报:作为部属师范大学,学校未来将如何勇挑重担,根据《实施办法》真正落实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工作?

梅兵:华东师大未来将做好几件事:一是制订本研衔接一体设计的培养方案。学校已经成立由校领导牵头、相关管理部门和培养单位协同的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培养工作小组,研究制订了“本研衔接、一体设计,分段考核、整体排序”的系统化培养方案,明确“突出专业、跨学科修读、AI赋能、本研统筹、养成教育、注重实践”的培养原则。结合本科阶段的专业教育和研究生阶段的学术训练和实践拓展,设计更加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通过加强基础课程、跨学科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的建设,夯实师范生的学科基础,同时引入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提升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是举全校之力做好培养方案的实施。关注各专业的学科基础与研究能力,加强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类、英语类等公共课程的建设和发展。通过政策的积极引导和资源的科学整合,不断加强学科教学论师资队伍建设,支持培养单位配备优秀师资承担培养工作,有效提高培养质量。通过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教学和研究能力的教师,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师范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三是全面推行师范生养成教育。在本科阶段第1年由全国首家专门为师范生设立的本科生书院“孟宪承书院”负责,以衔接适应、打牢基础为重点;后3年由专业院系负责,紧密结合专业特点,重点助力本研衔接和融通发展。书院还作为师范教育特色资源平台,面向高年级师范生及全校其他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非师范生,分类别分学段提供项目化学习资源和机会。

四是构建多维度、全过程的评价体系。加强对培养方案实施的评价和监控,持续推进培养方案的优化和改进,探索形成科学有效的师范生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夏立新:我校专门研究制订了落实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工作方案,并成立了由我和彭双阶校长任“双组长”的落实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学校将着力构建思想引领、教育教学、实习实践、学术训练、考核评价等“五位一体”、本研衔接的公费师范生培养体系,深入推动理论学习、实习实践、创新应用三个阶段有机融合,促进学术素养、数字素养、教学素养三种素养相互渗透,实现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三类实践深度融合,打造“招生好、培养精、就业顺、发展快、贡献大”的公费师范生教育品牌。

一是加强和优化招生宣传工作。通过专家进校园宣讲、网络媒体平台推送及直播等多种形式宣传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吸引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报考,争取首届招生“开门红”。

二是统筹设计、全面实施一体化、系统化的本研衔接培养方案。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考评体系,特别是将教师教育类、公共类、实践类等课程进行本研一体化设计,形成本硕一体进阶贯通培养模式,建立本硕学术性与师范性衔接课程体系,打通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的知识壁垒,推动招生选拔、培养过程和就业服务紧密衔接。

三是严把培养质量关。加快完善本研转段考核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办法,落实分流淘汰要求。加强人财物支持和政策保障,落实公费师范生奖助补、国内外交流学习、职后专业发展等激励措施,加强多方主体协同,探索“双导师”制度,打造卓越教师培养新模式,构建大学—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育人体系。

四是持续发力示范引领。学校坚持以数字技术赋能教师教育,出台“师范生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师范专业建设质量提升、课程课堂质量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提升、职前职后一体化贯通、数智赋能教师教育创新发展等六大行动,并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计划中重点推进“AI+人才培养”提质赋能行动,不断提升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培养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培养一大批堪当时代大任的专家型、研究型、创新型卓越教师,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更大的“华师力量”。

原文链接:http://paper.chinateacher.com.cn/zgjsb/html/2024-06/26/content_641111.htm?div=-1